而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,生活的實際需求遠比修辭潤色來得重要。他們需要一個簡單直白的稱謂,以便口耳相傳。「林檎」正符合這樣的需求,既形象又易懂。一個字就描繪出了蘋果的生長環境特徵。
雙重命名反映出文人志士與普通百姓在語言文字使用上的差異。前者追求語言的美感體驗,後者看重交流的實用功能。當時中國已形成。兩種不同需求下的命名方式能夠並存,揭示了中國特有的社會多元性。
不僅蘋果如此,中國歷史上許多事物都存在俗雅不同稱,比如桃被稱作「桃」或「托」,李子有「李」和「枾」之分,反映了中文自身的包容性。這為後世的文化積澱奠定基礎,也啟發人們反思事物本質和外在特徵的關係。
四. 佛經傳入 「頻果」啟新音
公元618年,唐朝建立。7世紀中葉,日本派遣遣唐使來華學習中國的先進位度、文化和技術。遣唐使團團員們對這個山清水秀、物產豐富的東方大國倍感興趣。其中也有人專門研究農業知識,比如水稻種植和絲綢養殖等。蘋果的栽培方法自然也傳入了日本。
平安時代的日本上流社會非常崇尚來自中國的一切事物,這包括飲食、著裝、建築等方方面面。蘋果以其美妙的口感和深紅的外表,很快成為日本貴族們競相模仿的對象。他們保留了「林檎」這一稱呼,將其作為蘋果的正式名稱使用。
而在中國,隨著朝代更迭,「林檎」逐漸為「蘋果」所替代。明朝時,傳入中國的佛教經書中,將蘋果音譯為「頻婆」、「頻果」,這很可能啟發了「蘋果」一詞的產生。它比「林檎」更加簡潔流暢,傳播範圍也更廣。到了清朝,「蘋果」已經成為主流叫法。而在隔海相望的日本,人們仍然沿用著幾個世紀前從中國學來的「林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