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封建時代的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都比較模糊,他們連活著都是問題,哪裡還有機會考慮幾百年前的事?
他們只需要知道忠君愛國就可以了,因此干支紀年法完全夠用。
說到忠君愛國,為了讓這些老百姓們記住當朝皇帝,這些皇帝們又想出了一個紀年方法。
之前的皇帝們都是直接用名字來紀年的,比如始皇二十六年,到了漢武帝時期,出現了第一個皇帝的年號「建元」。
從此,漢武帝治下的人們便可以說「漢武帝五年」是建元六年。
後世的皇帝們也紛紛效仿,於是便出現了唐太宗的貞觀年間、唐玄宗的天寶年間。
這些東西其實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紀年法,因為他們根本記不了多少年,真正能算紀年法的,或許只有使用天干地支的紀年法。
雖然只能用六十年,但對於壽命比較短的古人來說,也算是夠用了。
但是到近代之後,干支紀年法出現了明顯的缺陷,公元紀年法也就隨之進入了我們的生活。
誰發明了公元紀年?
我們都知道,公園紀年法是西方人發明的,他們又是如何製作出這樣一套精緻的紀年法的?
要想知道公元紀年法的來源,其實從它的名字里就可以做到。只需要搞清楚「公元」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。
在拉丁語中,公元叫「Anno Domini」,如果硬要給它翻譯成中文就是「主的年代」。
這個「主」是誰?當然是西方人信奉的耶穌基督了。
很明顯,公元紀年法的出現一定跟西方的宗教有很大關係,不然為啥叫這個名字?
西方人也不是從公元1年開始使用公元紀年法的,因為在十六世紀之前,西方人普遍使用著另一種紀年法——儒略曆。
這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方法,從公元前45年1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,一直使用到了十六世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