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人若不死,三國早就統一了,哪裡還有曹操劉備什麼事兒
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袁紹若不死,天下會不會早已統一?
若袁紹在官渡之戰後,能穩定河北,曹操的勢力還能持續嗎?三足鼎立的局面,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嗎?
袁紹的崛起與隱患
東漢末年,朝堂暗流涌動,宦官專權,天下局勢愈加動盪。
袁紹身為「四世三公」的袁氏家族之後,從小就在權貴之中長大,他的父親袁成,與當時大將軍梁冀等朝廷重臣關係密切。
這樣顯赫的家世,讓袁紹自少年時期,便接觸到權力的漩渦,並結識了不少士人,為日後崛起打下了基礎。
袁紹外貌出眾,舉止優雅,且膽識過人,早年便擔任了郎官,逐步走向朝堂。
在中平五年(188年),朝廷設立「西園八校尉」,以對抗日益強大的地方勢力,袁紹被任命為其中的中軍校尉。
他所擔任的職位,是西園軍的核心職務之一,幾乎等同於朝廷的禁軍副領袖。
這次任命,讓袁紹逐漸登上東漢權力的高層,他看清了宦官與外戚爭鬥的嚴重性,視朝廷為亂世的發源地。
漢靈帝去世後,外戚大將軍,何進試圖誅殺宦官,便召集袁紹等人謀劃大計。
袁紹大力支持何進,認為除掉宦官才能清除朝中亂局。
他建議何進直接動手,以絕後患,何進猶豫再三,終於決意實施。
光熹元年(189年),何進召集兵馬進入洛陽,而宦官則先一步發動突襲,將何進殺害。
何進死後,宮中局勢大亂,袁紹則立即帶兵沖入皇宮,痛殺宦官,清除朝堂勢力。
他的果斷與狠辣,讓洛陽百官為之震動,也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聲望。
袁紹出手之快,令當時的董卓感到壓力,這也是董卓進京後,要剷除袁氏一族的原因之一。
在袁紹的眼裡,朝廷已然無力穩定大局。
他決定擺脫朝廷,自立門戶。袁紹回到冀州,正式開始他的爭霸之路。
經過多次征戰,他先後擊敗了公孫瓚、韓馥等地方軍閥,成功控制冀州和幽州,成為北方的霸主。
此時的袁紹,勢力已遍布河北四州,擁有近百萬戶的百姓和強大的軍力,勢力直逼洛陽的曹操。
袁紹有了勢力,便顯得更為自信與高傲,甚至不把其他諸侯放在眼裡。
公孫瓚曾感慨說:「天下之士,唯袁本初最可懼也」。
袁紹的家族淵源,和軍事實力讓其他諸侯,不敢輕易挑戰他。
他行事獨斷,逐漸疏遠那些直言不諱的忠臣。
田豐、沮授這些人常常勸諫,但袁紹不屑一顧,他更喜歡郭圖這樣的阿諛奉承之人,甚至因為田豐的反對意見將其囚禁,疏遠沮授。
袁紹的用人之道讓人們逐漸產生不滿,也為他後來的敗局埋下了隱患。
官渡之戰前的迷局
建安五年,袁紹已完全掌控河北,並將目光投向中原。
他一心想要擊敗曹操,成為天下霸主。
在袁紹看來,曹操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對手,不值得重視。
他率領十萬大軍南下,意圖用強大的軍力一舉擊潰曹操,袁紹信心十足,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在向他招手。
他的將領們也士氣高漲,顏良、文丑等人聲稱只要看到曹操軍,便能將其盡數殲滅。
面對袁紹的強勢進攻,曹操雖兵力遠不及袁紹,但並未驚慌。
他站在官渡的高地上,冷靜地分析袁紹的布置。
袁紹帶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,然而軍隊的後勤補給卻未做好準備。
這讓曹操看到了反擊的機會。曹操召集手下的謀士,討論對策,荀彧分析道:「袁紹用人不當,排斥忠臣,他的謀士們並未全心為他」。
郭嘉則建議利用袁紹的驕傲,將戰線拉長,使他疲憊再施以奇襲。
曹操定下計策後便下令固守。
袁紹見曹操避戰,以為曹操畏懼,便越加大膽地推進。數月間,袁紹多次發動攻擊,曹操則一邊防守,一邊等待時機。
久攻不下後,袁紹的士兵們出現了疲態,後方的物資供應也逐漸緊張,士氣有所動搖。
官渡一帶已成鏖戰之地。
袁紹手下的謀士許攸,建議袁紹以奇兵夜襲曹操營地,儘早結束戰鬥。
袁紹不聽,他堅持認為,只要繼續施壓,曹操必然撐不住。
許攸眼見自己的計策被拒,心生怨恨,家中突發案件,家人被袁紹的親信逮捕,許攸憤而離去,投奔曹操。
曹操見到許攸後大喜過望,立即向他請教敵軍動向。
許攸獻計說:「袁紹的糧草囤積在烏巢,只要摧毀烏巢,袁軍必定潰散」。
曹操聽後,立刻帶領精銳騎兵,親自率兵夜襲烏巢。
烏巢一戰,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焚燒了袁紹的糧草,袁軍頓時陷入恐慌。
袁紹聞訊急忙派顏良、文丑等將前去救援,但已為時過晚,烏巢燃燒的火光,映紅了整個戰場,士兵們在,驚恐中四散奔逃。
烏巢失守的消息,傳至袁紹耳中時,袁紹失去往日的從容,他看著遠處的火光,臉色慘白。
袁紹已經無力再戰,手下將領顏良、文丑先後戰死,糧草又被燒毀,軍心大亂。
他只能下令全軍撤退。
袁紹的撤軍顯得倉促無比,原本壯志滿懷而來,此時卻狼狽而歸,官渡之戰的失利讓袁紹的河北大業陷入崩塌的危機。